第二百九十一节 阴招-《铁血铸新明》


    第(1/3)页

    第三卷扬帆于大明朝野

    阳光透过宫后苑的花花草草,洒在御景庭,化为若有若无的光晕,美不胜收。

    崇祯却失神望着修长挺拔的秦浩明,不知他的自信从何而来?但是,不管如何,他的拳拳爱国之心,崇祯还是能够深切感受到。

    “秦爱卿请尽管直言,希望朕做得到。”

    崇祯语气低缓,却没有说死。即使贵为帝王,他也受到许多束缚,并非万能。

    秦浩明拱拱手,不在客气说道;“第一,恳请皇上乾坤独断,把不是和您一条心的朝臣,或挪开、或废黜、或查抄。

    总之,要保证皇上旨意可以顺利实行。现在,不是和他们客气扯皮的时候。”

    民主有民主的好处,但专制也有它的便利性,特别是在战争时期。

    一个缺乏信任与共识的国家,势必一盘散沙。遇事谁也不肯担责任,谁都想把责任推给对方、一味指责对方,势必最后同归于尽,大家一起玩完。

    大明灭亡,浩劫来临,接踵而来的是数十年残酷的战争,无人能够置身事外。

    明末清初人口损失惨重,后来才有了“湖广填四川”,具体损失多少?从数千万到上亿,不同的统计,冷冰冰的数字背后,是无数的血泪悲剧。

    崇祯听完,脸色抽动,默不作声。

    秦浩明的话简直讲到他的心里,委实动人。但想到满朝文武勋贵,他的眼神瞬间黯淡。

    “第二,恳请皇上免除三饷征收。如今天下百姓已到家家悬斧之境地,怎可再增?”

    秦浩明不管不顾,径自说出自己的第二点请求。

    于他而言,最正确的方法已经给出来了,做不做得到,那是考验崇祯的时候。否则,大不了还是跟历史一样。

    “第三,增收江南工商税,万不能一昧从百姓手中增加税赋,那不是治国之道。”

    从易到难,秦浩明一步一步给出正确的方略,随即默不作声。

    这三点是挽救大明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他今后要做的事情。崇祯若是能做的,他愿意辅佐。

    之后,天地之大,自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不说别的,发展好海军,先把美洲夺了,自立为王也不错。不必非得在华夏的土地上打生打死,兄弟相残。

    若是崇祯做不到,再取而代之不迟。

    崇祯背负双手低着头,绕着御景庭不发一言。脸上神情似哭似笑,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