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至于说鞭尸张居正,这是真正的帝王之术了。 在吴锋和许杰的注视下,秦浩明展齿一笑,“本督猜测,其实万历皇帝应该是不恨张首辅,反而是深深感激他,这从张首辅生前一生尊隆可见。 只是张首辅开了大明夺天子权柄的恶例,故而万历皇帝就不能容他。 万历必须狠心污其名,辱其家,罪其子孙,告诉万千文臣,觊觎天子之权者,必挫骨扬灰,断其子孙后代前程,让他们朝乾夕惕,不敢有半点非分之心。” 吴锋和许杰恍然大悟,皆是点头称是,深悟于心。 想到后面的情景,秦浩明落寞一叹,说道:“可是臣权大兴,诸党嚣张,又怎是惩罚区区一个张首辅可以压服的。 万历皇帝亲政之后,处处为臣子所制,名为奉旨,实际难行于天下,名为尊君,实际造谣谩骂。 于是万历怕了,他们虽无张首辅的本事,却一个个比张首辅更可怕,最终,万历躲在皇宫大内,这一躲就是二十八年。” 吴锋和许杰二人哪里有听过如此新颖的说法,可偏偏实情好像如此,作为一个君王,在位四十八年,国家安康稳定,有何苛求? “当然,事情要一分为二看待,万历皇帝虽然躲在皇宫内,可却没有那么容易屈服。他没有怠政,仍然想着国家要事、民之生死。 诸党的无能之辈,言道口舌之徒,弄权的伪君子,老一个退一个,退一个少一个,他大概想用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时间耗光他们。 因此,群臣操持国家赋税,万历就派太监四处搜刮,内帑充沛,万历就控制得了万民,控制得了军队。 可惜万历皇帝想差了,他们已是参天大树,老叶新芽,土壤深厚。 万历终究没有能力耗光他们,无奈之下只好诸党皆用,那头弱就帮扶那个,方保持住朝廷的平衡。 其实,万历受张首辅苦心教导,他不是恣意胡来的性子。他不喜王皇后,独宠郑贵妃,却没有废后。 他不喜欢太子,欲废长立幼,立福王继位,和群臣争了几十年,却连自己心里的关都过不去,最后还是立为太子。 和大臣赌气几十年,却不敢疏忽朝政,无论是赈济灾民、修缮水利、国事民生尤其是边关兵事,他皆不敢放松。” 秦浩明有些无奈的摇摇头,将心比心,若是自己坐上那个位置,有可能不杀人而把时局稳定下来吗? 秦浩明泛起冷笑,“就是在此情况下,万历皇帝三大征全部打赢,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这意味着我们汉人依旧执掌华夏,没有沦为两脚羊,没有沦为四等民众。 二位认真想想,哪一次异族杀入华夏,没有人头滚滚,十室九空?” 吴锋和许杰脸色禀然,呼吸沉重,他们饱读诗书,自然明白历次华夏被异族入侵的惨景。 “所以,大明之危,万历之始?谬矣! 也不想想,岁月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万历皇帝早已仙去,这江山时局的好坏,还和他有什么关系? 若是三五年也就罢了,还有惯性之说,可…… 这都是后人不争气,不得已把包袱甩到万历皇帝头上啊!” 良久,秦浩明按捺情绪,幽幽地对二人说道。 屋内一片寂静,碧玉熏香炉里的那一抹淡淡的龙涎香弥漫在空气里,若袅烟,若轻絮,弥满屋内深处。 良久,吴锋方小心翼翼的说道:“那秦督的意思,可是让严崇年发表,然后吾等再写文驳斥他,还万历皇帝一个公道。” “对,话不讲不透,理不辩不清。你们二人先去想想如何驳斥,本督来润色,不能让这些无耻文人颠倒是非,荼毒民众。” 万历应该可以算是明君了,可秦浩明想到后世他的陵园还被无耻之徒挖掘,秦浩明心里就有一股怒气。 既然后世做不了什么,那么这一世就要把事情搞清,再不允许历史被人纂改。 至于如何对付严崇年,这事要认真想想,不能便宜这狗日的。 秦浩明恨恨的想到。 PS:诸君,两更和一章,字数没少。还有严是故意写错的,你们明白的。如何处置这个杂种,有思路的欢迎留言。故土难离敬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