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节 君臣相宜-《铁血铸新明》


    第(3/3)页

    “君臣相宜,君臣相宜……”

    崇祯念叨几句,再望着案头卢象升呈递上来抄没的晋商清单,心中无限感慨。

    六百五十万银两,良田万倾,豪宅、商铺、脚行三百六一处,山林四十多万亩,粮食……

    满满的几页清单,尚有未完全统计完毕的,恳请天子派人复核。

    当然,末页也附上秦浩明的要求,一,恳请免除征收三饷。二,请把多余的良田赐给此次建奴寇边的伤亡将士。

    唯独,对自己的赏赐只言片语未提及。

    崇祯叹了一口气,自己是不是被袁崇焕、杨嗣昌之流寒了心,变得不敢信任大臣?

    秦爱卿的清单中纵使有些水分,那也比其他的大臣不知要忠心多少倍?

    结合他的所作所为,真可谓,忠诚在方寸,感激陈情词。报国尔所向,恤人予是资。

    大明之幸,天佑大明,得此良臣猛将!

    不同于其他边关将领,天天朝他要粮要饷。自己除了第一次查抄晋商自动拨付秦爱卿一笔银两之外,好像他从未开口要过粮饷。

    加上高起潜的几百万银两,崇祯居然发现自己内帑不知不觉有千万之资,而这一切,俱是秦爱卿的功劳。

    不扰民,反而多有惠民之举。

    不仅自己不吃空饷,反而要底下将官也不许如此。

    当时听到汇报后,着实替他捏把汗,然而预想中的动乱并没有出现,就这样波澜不惊无声无息,实在不知他是如何做到?

    查没晋商家财,准备充分,证据确凿,快如闪电,行动迅疾,在众人不知所措间,他已完成所有行动步骤,令人拍手称快!

    想到自己为了打压他,故意把他晾晒一旁,并且让卢象升不得告知于他。

    何曾想他年纪轻轻,倒是相当沉得住气,无惊无恐,仿佛什么事都没有一样,该干什么干什么?

    也不跟朝中大臣打交道,我行我素,直到今天杨廷枢和张溥拜访他,方有这番言论。

    何谓忠心为国,今天的这番话这就是忠心为国的具体表现。

    不结党营私,其一言一行,皆是为了大明,说得好哇!有国才有家,国破则家亡,而人财皆失!

    下次崇政殿经筵之日,自己倒是要问问这些满腹经纶的老臣们,是否明白国家的道理?

    崇祯心中不停的滚动着秦浩明的过往事迹,心中最后涌起君臣相宜四个字。

    “大伴,明日让人到国子监,记录秦爱卿的谈话内容。之后,请他到宫里来。”

    良久,崇祯才缓缓的说道。PS:感谢书友汉王张云、病已惊秋的打赏,感谢大家每日的投票推荐,故土难离拜谢大家!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