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0章:艰难地道战术,火烧南郑粮库-《三国之巅峰召唤》


    第(1/3)页

    第2610章:艰难地道战术,火烧南郑粮库

    乱世开启至今,大秦虽还未采用过橛子军,但却不代表其他势力也没用过。

    黄巾起义时期,张角、黄巢、朱元璋等人,曾多次使用了橛子军战术。

    另外,在三次中原大战中,擅长盗墓的行家曹操,也曾多次使用了过橛子军。

    在中原地区,橛子军的身影并不少见,可成功的案例却屈指可数,而造成这点的原因则是一个死人,他就是张衡。

    张衡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并称“汉赋四大家”,于永和四年(139年)逝世,享年六十二岁。

    黄巾起义是184年,也就是说,张衡在黄巾起义前45年就死了,而系统的出世名单中暂时也没有他,那他又为何会影响到橛子军的成功与否呢?

    原因则在于张衡所发明的地动仪。

    张衡在太史令任上,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地动仪,据《后汉书·张衡传》记载:地动仪用精铜铸成,圆径八尺,顶盖突起,形如酒樽,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形象装饰。中有大柱,傍行八道,安关闭发动之机。它有八个方位,每个方位上均有一条口含铜珠的龙,在每条龙的下方都有一只蟾蜍与其对应。

    任何一方如有地震发生,该方向龙口所含铜珠即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测出发生地震的方向。

    经过试验,与所设制,符合如神,自从有书籍记载以来,是没有过的。

    曾经一龙机发,地不觉动,雒阳的学者都责怪不足信,几天之后,送信人来了,果然在陇西地发生地震,众人于是都服其神妙。

    自此之后,朝廷就令史官记载地动发生的地方。

    张衡也是人,不是神,他所发明的地动仪,也存在一定的误差,并不是百分百的准确。

    可经过长达四十多年的演变,直到乱世开启之后,在工家和墨家的改善之下,地动仪也从最初的1.0版本,进化到了如今的3.0版本,并且还被运用到了战场上。

    之前在战场上,一但碰到橛子军的话,一般都让用功力深厚,且具备听力天赋的人,来对地下震动惊醒时刻监听。

    可具备听力天赋,且功力深厚的高手,显然并不多,而且人总有疲惫打盹的时候。

    黄巾起义时期,嬴温率汉军死守函谷关时,手下监听地下震感的人手不足,而为了应对黄巾的橛子军战术,曹操就第一个提出改进地动仪来检测地下的震感,而这也是第一次将地动仪运用到地道战中。

    之后的三次中原大战中,明军又再次改进地动仪,以用来防止魏国的橛子军。

    所以,如今3.0版本的地动仪,不但能检测地震的防备,还能检测到所在城池的地底,有没有被大规模挖掘的震感,以及具体方位。

    一旦这座城池内有地动仪,而橛子军又挖到了城下的话,就基本都会被地动仪检测到,从而提前做出布置。

    无论是水罐、火攻,还是烟熏,对于地下的橛子军来说,都可谓是九死一生。

    之后,随着地动仪技术普及开来,也没有多少势力在用橛子军了,因为很难在发挥原本的作用来。

    可在各国都淘汰了橛子军之时,李靖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命土行孙打造了一直三千人的橛子军。

    李靖自然知道有地动仪在橛子军就很难发挥作用,但他想的显然更加深远,而且他所打造的橛子军,也不是一般的橛子军。

    李靖所打造的橛子军,是被土行孙传授了地行术的超级橛子军,挖掘效率远非常规的橛子军可比。

    哪怕是地底遍布岩石,土质还极为坚硬的上庸地区,大秦橛子军也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挖出一条长达五十里的隧道,平均每天挖掘两三里,并且还完美的绕过了西城防线。

    如此巨大的工程量,若是让魏国橛子军来挖,同等人数的话,就是挖上半年也未必能挖通,由此足可见大秦橛子军的效率。

    橛子军虽挖地道绕过了西城,却不能挖进西城,因为一旦挖到西城地底下的话,就会被城内的地动仪检测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