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节 许以专断-《铁血铸新明》


    第(3/3)页

    秦浩明冷笑连连,并不作答,只是低头沉思。

    ————————————————————————

    锦衣卫内堂,书房内唯有二人,非常安静。

    除了骆养性偶尔喝茶放盏的声音,就是师爷连连翻动书页的响声。

    师爷看得极为认真,先是惊骇变色,继而大汗淋漓,然后仰头深思,不时拍案叫绝,最后坐不能安,起身一边看书一边踱步。

    竟将堂堂掌锦衣卫内堂大权的风范,以及平素对骆养性的谦卑姿态,忘了个干干净净。

    骆养性却是气定神闲,理解之余也不怪罪,不时望着团团乱转的师爷,发出会心一笑。

    良久,师爷停住了脚步,已是呼吸急促,汗流不止。回头看到笑意吟吟的骆养性,便低头上前,恭恭敬敬将书册双手奉还。

    骆养性接过书册,对师爷笑道:“益庵,此书册如何?”

    李益庵深吸了口气,拱手对骆养性低声呼道:“骆指挥使,请恕下官无礼,未知此书来自何处?”

    骆养性笑道:“这可不能说,你问这个做什么?”

    师爷李益庵郑重答道:“大人,朝争自有其规,党争自有其限,轻不过弹劾外放,重不过罢职归乡。

    若非罪不可恕,若非世仇死敌,总要留一线余地,即不为人忌惮,也好日后相见。

    下官看此书观此人,哪里是要争权夺利,分明就是要杀其人,毁其名,涉其亲,牵其族。

    且行事阴损毒辣,无所顾忌,一脚踏下便是家破人亡,此人绝非善类!大人请三思,此人万万不可留啊!”

    骆养性苦笑道:“本使又何尝不知,只是力不从心罢了。”

    李益庵疑惑道:“我朝还有如此人物,却不知又是何人?”

    骆养性想起秦浩明笑里藏刀,语带威胁的嘴脸就不由一阵反感,顿时微怒道:“此时不必提他,你只说此书可有大用?”

    李益庵见骆养性不喜,便不敢再多问,立即坚定答道:“大人若用此书,则东林休矣!”

    骆养性皱眉道:“可此书皆是风闻。看上去罪孽斑斑,罗列甚为详尽,却并无真凭实据。

    若用来构陷二三人倒是好用,可是对付庞大的东林党,本使却是下不了决心。

    唯恐以不实诬告为人所趁,届时捅了马蜂窝,以致朝野犬吠,则将来不好收场。”

    李益庵谄笑着说道:“大人素来睿智,何此时反而执着?

    锦衣卫代天子拷问百官功过,为民体查冤屈不平,岂非名正言顺乎?

    只需按制查询。公正严明,不构不陷,不定其罪,许其自辩,唯公是论。

    无过者赞誉嘉奖,有罪者交付有司,如此公忠体国,又何须畏惧人言?”

    骆养性笑道:“唯公是论,许其自辩。听起来好听,可又如何动得了东林?”

    李益庵叹道:“大人,此所以下官言必除此人也!

    观此书,东林皆罪人。观此人,天下皆罪人,人之罪不在自身,皆在此人一念之间。”

    骆养性肃容问道:“益庵详细为我说来。”

    李益庵苦笑道:“为官者,或育人举才,或主政抚民,或处理专务,或领军掌兵,日日举措,月月施政,岂能明察秋毫而无一过?

    纵有大才,其治下官吏,又岂能无过?但有一过,则必牵连其官,轻者失察,重者营私,则天下无好官矣。”

    骆养性听得哈哈大笑,李益庵继续说道:“为君子者,学以成人,修身齐家,虽持仁心,却非圣人。

    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岂能皆合圣道而无一背?

    纵有大贤,其家人亲属,其挚友宗族,又岂能无失?但有一失,则必攀扯君子,轻者包庇,重者唆使,则天下皆伪君子也。”

    骆养性兴奋地拍案而笑,却听李益庵又苦笑道:“持道德者,以圣人为师,以大道为纲,虽禁欲自律,仍是凡人。

    有口舌之欲,有床笫之欢,有失信失言,有失德失矩,岂能皆为高尚而无一失。

    轻者瑕不掩瑜,重者求全责备,则天下皆无德之人。”

    骆养性恍然大悟,起身指着桌上的书册笑道:“所以东林皆罪人也!”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