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节 王师何在-《铁血铸新明》


    第(2/3)页

    有了崇祯的支持,秦浩明行事自然毫无顾忌,定南军上下齐动,将平静的京师搅动地风雨欲来。

    被秦浩明整训几日的二百多艺人,在东厂番子和锦衣卫的保护下,或是闹市献艺,或是青楼弹词,或是茶馆讲书……

    所说的皆是关于辽东大战的故事和英雄事迹。

    同时,复报和部分复社士子,偕同军政司的军政官,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在京畿大肆传扬。

    在全方位的广告覆盖之下,秦浩明和定南军的新闻,笼罩全城,震荡人心,便如钱塘大潮,滚滚淹没了京师。

    上至王孙勋贵,朝臣官吏,下至文人士子,黎民百姓,已是人尽皆知。

    或论于茶余饭后,或谈于街头巷尾,或聚众激荡蛊惑,在秦浩明南下闽粤一年之后,秦浩明和他组建的定南军,再一次万众瞩目,光耀千古。

    餐馆中,两个相声艺人正在嬉笑怒骂,引得众食客哗然大笑,然后又勃然大怒,口里说的都是定南军新闻。

    青楼中,文人士子、大家名媛团团围坐,听着一女子在琵琶二胡的伴奏下,敲着小鼓扬声高歌。

    那唱腔力道十足,可透金石。那节奏快如奔马,杀气凛凛,竟然柔媚全无,一片金戈铁马之声。

    茶舍中,听客沸腾一片,纷纷起身大骂,然后怒目而视,听着讲书人的慷慨激昂:

    “……黑烟滚滚,大火熊熊,秦督怒焚瓦房店,将那奴酋皇太极气得七窍流血,哇哇大叫!”

    ……

    京城百姓闻风而动,每日数万人流出永定门,在数道壕沟之外,看那风起云涌,等那铁血硝烟。

    多铎和鳌拜的头颅,以及有职位的建奴头颅,沿着沟壑,摆成一个小京观。

    一个个狰狞恶心,空荡的眼窝无助的任凭风吹雨大,却是大快人心。

    数万民夫进进出出,忙忙碌碌,竟然组织有序,没有片刻耽误。

    而东门的帷幕中,一面高达三丈的城墙傲然耸立,一座高大的圆形建筑拔地而起。

    校场处勇士林立,盔明甲亮,高地处火铳齐鸣,白烟弥漫,方圆数里之地,铁骑纵横,呼啸不止,战意盎然,杀声震天。

    如神龙摆尾,如蛟龙闹海,在滚滚尘烟中,疾驰不停,军威赫赫,强军气势,威震云天。

    营房中间,一处雄伟的关隘大门,城头一面大旗迎风飞舞,正是“钦赐定南军”旗帜。

    终于,在无数宣传的预热后,五千定边军铁骑阵列于永定门外,向京师敞开了神秘的面纱。

    秦浩明和定南军携硝烟而来,为京师奉献了一幕战争大剧。

    每一个男人都有一个将军梦,每一个女人都有一个英雄梦。

    只是和平日久,受条件所限,他们大多数人从来不曾真的明白,到底什么是战争?

    而战争又离他们有多远。

    所以,人们只能去假想,去歪曲,去神话,去演义,在心中描绘出一副模糊的战争画面。

    煌煌史册,百十字便是华夏一统,北击大漠。

    戏曲杂剧,孔明掐指便是军略妙算,花拳绣腿便是金戈铁马。

    评书弹词,一将之勇便可力压万军,争锋沙场。

    茶余饭后,王师一出,便当踏山倒海,扫除不平。

    可是从今天开始,他们将身临其境,去触摸,去感受,去目睹,去见证,一场最为接近真实的战争。

    方圆十里的战争主题公园,绝对是有史以来规模空前的大手笔、大制作,必将载入史册。轰动朝野,流传万世。

    和后世一样,战争主题公园的第一批看客都是朝廷官员。

    崇祯和天气矮子是主动和兴奋而来,内阁六部,九卿百官,则大多是被逼无奈领旨而随。

    号角连天,礼乐齐鸣,京营净街,御林卫护,御驾缓行,百官徐随,出永定门,观战辽东!

    数万百姓拜跪左右,五千铁骑阵列如山,雄壮号角沉吟起伏,激昂战鼓震慑轰隆。

    崇祯皇帝弃车而下,文武百官离轿而随,黎庶伏地山呼万岁,铁甲捶胸海啸天子,永定门外喧嚣沸腾,声浪震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