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就是兄弟相残和异族的区别,不会断了祖宗血脉和本族文化,骨子里的东西是一样的。 该年该月,李自成与吴三桂战败逃出北京城,在路上,太子朱慈烺趁乱摆脱了李自成的魔爪,却进入真正的死亡地狱。 从大顺军中逃出后,可能是因为要寻找亲人,他回到了已经掌握在建奴手中的北京,找到了自己的外祖父周奎,寄居在周家。 并和自己的姐姐,那个被崇祯帝砍掉一只胳膊的长平公主重逢。 姐弟俩抱头痛哭,整日沉浸在悲伤之中,无意中惊动了邻里和巡捕,小人周奎便把自己的外甥交给了当时的建奴清摄政王多尔衮。 消息一传出,“百姓闻先帝太子尚在,馈送牲牢礼币者甚众”。 多尔衮有些坐不住了。对于他来讲,一位困于牢房的朱慈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架着一“太子”称号的朱慈烺。 对于他来讲,现在无论是杀是留都很麻烦。 作为外来入侵者,他一方面为了收买人心,可以礼葬崇祯皇帝,可以“善待”所有不再抵抗的人。 另一方面对于他们一统中原的障碍,决不会手软。 可明太子正好处在这两种态度的矛盾之中。 若是留着他,大明的忠臣义士就会心怀希望地打着他的旗号前赴后继。 可如果杀了他,建奴精心炮制的“为明朝报君父之仇”的幌子就会不攻自破。 仁者可急中生智,奸诈之流也有临危的小聪明。 多尔衮很快想出了一个一箭双雕的好主意,那就是——让人指出太子是假的,以“冒充太子”之罪将太子杀掉。 于是,一场“认证真伪太子”的闹剧上演了。 首先是亲人指认,太子外公周奎和舅舅,自然领会了摄政王的上级意图,一口咬定太子是假冒的。 长平公主坚持说是真的,被周奎打了一个耳光后,唯有泪流满面。 曾经是太子老师的原内阁大学士谢升也指出是假的。 于是,太子是假便成立了。 发到刑部后,主事钱凤览力争太子是真,立即被关讯问。 不久,太子被杀,罪名是“冒充前朝太子罪”。 也就是说,他死后连个太子之名都没有得到,就此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 “秦督,秦督……” 王承恩轻呼兀自有些伤感的秦浩明。 秦浩明回过神来,朝太子朱慈烺友善微笑,指着自己脑袋自嘲说道:“不好意思,脑袋糊涂了。” 说完,仿佛下定决心似的,转身走到崇祯皇帝身边轻声说道:“微臣想让太子和他身边的人和本督亲自体验一番,不知可否?” “有何不可?便是朕和大伴也想体验一番。” 崇祯双眉一扬,兴致勃勃说道。 “不可!请皇上和王公公在旁掠阵即可。”秦浩明摇头断然拒绝。 “朕意已决!爱卿深入辽东浴血奋战不畏生死,为国为民无愧于天,难道朕连体验一番都不敢? 今日就和太子、爱卿共同御敌,他日也是一桩美谈。” 崇祯骨子里的血性显然是拿定注意,目光坚定让秦浩明明白他的决心。 “微臣得罪了,请皇上莫见怪!” 崇祯皇帝既然心意已决,秦浩明也不矫情,微微俯身一礼,转身扬声大喝:“夜不收胡汉东何在?” 胡汉东昂然而出,拱手高喝:“末将在!” 秦浩明冷声喝道:“与本督几人长矛,你领五百铁骑冲阵,五十步漫射,四十步斜射,三十步直射,二十步冲阵,十步而止!” 胡汉东拱手而去,秦浩明领着八人到了校场,一人给了一支长矛。 崇祯、太子检居中,秦浩明、王承恩以及几位太子府中文官护卫左右,八人持矛并排而立,目视前方。 秦浩明挽着崇祯的左臂,有点坏笑道:“皇上若是此时后悔,还来得及。” 崇祯和太子对视一眼,昂然而立,微笑不语。 秦浩明哈哈一笑,豪气顿生,高声喝道:“胡汉东!冲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