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五节 鳌拜怎么逃的-《铁血铸新明》


    第(2/3)页

    就象商人做买卖,大股东拿大头,小股东那份也得有保障。

    再下来,就是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要依据时代发展而变化,不能墨守成规。

    不然的话,再好的制度,再强大的国家,迟早还是有分崩离析的一天。”

    秦浩明的话无疑变得有些凝重,与眼前这种极度热烈的气氛并不相符。

    好在许杰和李守业等人迎了上来,这帮文吏在战场上格外引人注意。

    在他们策马迎过来时,所有人的目光也投向了秦浩明这边,战场上的将士和辎兵民夫们也欢呼起来。

    刚刚军营里的欢呼声就使得他们也想跟着一起高呼,不过被军官们给制止了,这边的蒙古人虽然投降了,但还没有缴械。

    在局面没有彻底稳定下来之前,任何不小心的举措都很可能招致灾难性的后果。

    不过当看到秦浩明在文武将校的簇拥下,神采奕奕向他们招手,士兵们再也忍不住欢呼起来,这一次连军官们也制止不住。

    实在是秦浩明的威望太高了,太深入人心了。

    秦浩明领导的总督府,所出台的一系列政策都是为军人考虑,哪怕是辅兵和辎兵,甚至包括大明的民夫。

    “贤婿。”戚纲脸上掩饰不住笑意和满足之色,慈祥的对秦浩明道:“你快去受降吧,蒙古人的贵族已经跪了很久了。”

    许杰也过来吃吃笑道:“这真是做戏做全套,鞑子大约看过我们汉人的戏文,他还真以为投降还是和以前一样的规矩呢。”

    汉人的君主正式出城投降,正儿八经的还得是宋时南塘国主和北汉国主等若干割据政权君主被俘时候的事情。

    宋太祖和太宗兄弟俩毕竟是军功贵族起家,有那么一点儿大气和自信。

    被俘的各国君主被押到东京开封,宋朝君主给他们修了若干个大宅邸让他们居住。

    虽然不免要受气甚至可能因抱怨而被毒杀,但最少在投降时,宋朝君主还是保持了上古之义,对亡国的君主待之以礼,怀之以仁。

    但北宋这样宽待敌人并没有善报,北宋亡国时遭遇太惨,可见夷狄与华夏果然还是有差距。

    而元亡之时,顺帝虽逃窜草原,后来残元势力被大明几乎一扫而空,大量皇室成员和贵族被俘。

    明太祖也并未为难这些蒙古人,而以仁恕之道待之,将这些降敌养育了下来。

    不过到明亡时期,后金和他们追认的祖先果然是一副德性。

    多尔衮将崇祯帝的三个儿子全部杀死,各地的明朝宗室也全部杀死,被俘的弘光帝被斩,永历被绞死。

    总之建奴政权是那么的胆小和孱弱,他们是不敢留下一丁点的隐患。

    甚至到几十年后,传闻中的朱三太子已经成了年近七十的老人时,康麻子还是杀了不小心暴露的朱三太子和其亲人。

    丝毫没有满奸吹嘘这位圣祖仁皇帝的“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