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节 大明说和复报-《铁血铸新明》


    第(2/3)页

    张溥和杨廷枢纵使是复社巨子,有大量的文人愿意帮助和支持,可这如无底洞的投入,想来难以持久。

    可是这样,为什么他们还如此热心,秦督也不余遗力支持,甚至投入资金说什么占股的话?

    “相信秦督吧!请诸位拭目以待,这里面的情况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说清楚,总之,秦督决定的事情错不了。

    另外,复报不会卖几十上百文,而是三文一份。”

    张溥喟然而叹,众人问的问题,他和杨廷枢当日何尝不是如此忧虑,包括后来加入复报的士子。

    可秦督跟他们长谈半日之后,所有的问题不翼而解,剩下的只有野心勃勃和无穷的干劲!

    “当然当然!喝酒……”

    “那是,且拭目以待……”

    言及秦督,大家虽然还有疑惑,可还是选择轻轻揭过。

    毕竟,秦督有太多事情,在众人眼里都是无能为力,可在他手里,却轻松解决的案例,太多了……

    “难道乾度兄没有请秦督帮忙为复报赋文一篇?”

    酒酣耳热之际,许杰趁着酒兴问道。

    “当然有!”

    张溥放下酒杯,迎着众人感兴趣的目光,脸上露出一许激动,

    “今天下战事不断,外有建奴入侵内有西北叛乱,我大明天下岌岌可危,那么该如何挽救我大明天下呢?”

    扫了一眼茫然的众人,张溥霍然站起身高声吟哦,“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

    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

    秦皇汉武,若何之雄杰;汉唐来之文学,若何之隆盛。

    史家所铺叙,词章家所讴歌,何一非我国民少年时代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之陈迹哉!而今颓然老矣!

    昨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处处雀鼠尽,夜夜鸡犬惊。

    两京十三省之土地财产,已为人怀中之肉。亿兆之父兄子弟,已为人注籍之奴,……国为待死之国,一国之民为待死之民。

    万事付之奈何,一切凭人作弄,亦何足怪!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大明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大明少年,与国无疆!”

    张溥一口气把秦浩明改编的文章抑扬顿挫备忘,然后轻轻说道:

    “这就是秦督给复报赋文的《大明少年说》,并且说你们皆是投笔从戎的有志青年,大明的明天靠你们。”

    张溥语音落下,包房里沉静一片。

    这段话,百姓能听懂的不多,可吴锋、许杰他们听懂了。

    慷概激昂吗?气吞八荒吗?

    当如是!

    每个人都在细细回味,心神跌宕之余,更是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

    “喝酒,为大明少年贺!”

    极少喝酒的吴锋,举起手里的酒杯大声喝道。

    “喝……”

    ……

    是晚,如诗如画的福州城,便笼罩在这豪壮的熏风中。

    翌日午时,总督府。

    秦浩明一袭白衣,独身一人卧于竹榻之上。竹榻旁的石桌上,白瓷印花杯盏盛着的,是一杯碧粼荡漾的碧螺春。

    兀自起身拿起茶盏,把在手中轻弹,杯盏发出的清脆声响,如绕梁余音袅袅三日不绝。

    碧螺春的细细茶香,悠然恬淡,白釉印花的茶盏在他苍白的指间发着幽幽的一层薄光。

    豁然想到什么似的,一仰头,将手中热气腾腾的茶水一饮而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