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节 南洋局-《铁血铸新明》


    第(3/3)页

    戌时三刻,在徐鸿轩的提醒下,众人相视一笑,今日,是侍从室讨论政务的时间。

    “进生,兵仗局的建设速度要加快。人手若是不够,可从鼓山大营抽调将士去帮忙,务必在年前开始生产。”

    “啸龙,派一个百人队守护兵仗局,把它列为军事禁地,不准一个闲人入内。”

    “洪司长,划拨十万银两给冶造局。算了,你明天跟本督走一趟,委派一个人作为联络官。”

    ……

    总督府会议室内,除了值班人员,其他人已经到齐,秦浩明把事情一件件落实到具体个人。

    之后,他凝望众人说道:“今晚我们讨论赋税的详情,大家有什么说什么,这可是令人头疼的事情,不解决又不行。”

    “唉,这块硬骨头可不好啃,此举一出,恐怕秦督要成为众矢之的?”

    虽然已经知道势在必行,洪迪新还是忍不住摇头感慨,终于走到这一天。

    “是啊,这些朝堂大佬心里明白装糊涂,苦了百姓。要说这农税,太祖爷出身民间,定得赋税极低。

    大明初年耕地八亿五千万亩,田赋三千二百万石,田赋不足亩产的三十分之一。

    张居正在世时清查天下田亩,国朝耕地是十一亿亩,田赋二千六百万石,不足亩产的五十分之一。

    即便万历皇帝加了两三百万两辽饷,给百姓的负担也不重。

    可为何土地增加了,田赋却少了,田赋比例减少了,为何百姓反而更加困苦?

    而朝廷农税从未能收全,天灾时还要赈济减免,就算有物价抬高,粮食减收,可放之全国则并不明显。

    犹记得从万历末年开始,一个赋税缴纳最好的知县完成了十分之八,全国三百四十个县欠朝廷赋税十之有五。

    这每年不能收缴的田赋高达二百万两,那这少了的一大块田赋去了哪里?”

    PS:恭祝诸君中秋节快乐!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