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节 高手在民间-《铁血铸新明》


    第(2/3)页

    如果其中有不良之徒,趁机煽动百姓闹事,恐怕难免有一场血腥的纷争。这样的结果,将会使百姓与我军两败俱伤。”

    吴锋郑重的话语,让秦浩明不觉点头称是。

    “先运过来再说,好歹这里暖和一些,粮食本督从福建接济,先保证这些人活下去便可。

    至于其他,总能够想办法慢慢的地安排消化,更何况我军将来还要扩充军伍,也可从流民中优先选拔。”

    秦浩明当机立断,朝众人吩咐道。

    “秦督,这些盐碱地,其实未非一无用处!

    据末将的经验,盐碱地经改良后,其盐碱程度会减弱很多,虽然还不能用于种粮食,却可以用来种其他耐碱作物。

    比如轻度盐碱地改良后,可用于种植桑树,重度盐碱地改良后,可用来种苜蓿、碱蓬、盐角草、滨藜等作物。”

    蓦然,其中一个登州卫副千户高声说道。

    “哦,没想到这盐碱地还有这般用途,你叫什么名字,倒是让本督开了眼界,你怎么懂得这些。”

    秦浩明指着他问道。

    “禀报秦督,末将叫李晓峰,三号福船舵手兼副千户。

    末将之所以知道这些,是因为以前在河南老家时,也在盐碱地种过桑树。

    这桑树为耐弱盐碱、耐低温干旱之树木,完全可以在改良后的盐碱地上种植。

    桑树若能成功在轻度盐碱地上种植,便可以养蚕缫丝,当可为我军一大财源。

    若秦督信得过我,末将愿意试一试。”

    高手在民间啊!

    李晓峰的这番话,让秦浩明大喜过望。

    他可是知道,养蚕缫丝的利润乃是极高,若能改良盐碱地,用来种桑养蚕,却是最好不过,比种田强太多。

    生丝这种东西,若只在大明销售的话,价格不算太高,真正利润大的,乃是对外出口贸易。

    上次好像听郑芝龙谈过,由于完全垄断了对日贸易,在把福建生产的生丝贩运到日本后,每担的出手价高达几百两两!

    这个近乎可怕的价格,达到大明市场价格的十倍多,实在是完完全全的暴利!

    因此,生丝贸易成为郑芝龙迅崛起的重要财源。甚至,在福建沿海,还传开了一船细丝朝东去,一船花银往家来,这样的的儿童民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