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节 试点-《铁血铸新明》
第(3/3)页
原本以为今日又是要不了了之,不意峰回路转,有这样的缓冲机会,再加上以后的筹谋,崇祯心里通透一片。
“诸位爱卿,大家以为秦爱卿之言如何啊?”
最后一个啊字,崇祯陡然提高声线,露出一丝杀意。
若是这样他们还要阻止,不知死活,他也不介意让大家看看天家的威风。
“臣等无异议!”
终于,几人齐声答道。
死道友不死贫道!
只要不是在自己的家乡,对族人、乡亲有个交代,其他的关他们何事?
崇祯十二年六月份的这场廷议意义深远,随着早朝结束,所有的消息不再是秘密,酒楼和一些风月场所,谈论的都是这次朝会的内容。
当然,秦浩明是众人口中的主要对象。
只是现在时日尚短,消息还没有扩散,目前局限在一些朝堂高官间。
“皇上,他们无需朝廷俸禄,便可活得锦衣玉食。说得难听点,即使您作为帝王之尊,在生活上也颇有不如。
如此,想要他们忠心国事,自然大不易。”
朝臣在私下谈论秦浩明,而他也在和崇祯谈论朝臣。
下朝后,他尚为离开皇宫,便被王承恩叫到皇宫内。
崇祯听完,阴沉着脸,过了片刻方才缓缓说道:“贤相难求,百官没有典范,自然百无禁忌,宵小丛生。”
“恐非贤相可以解决,而是人心败坏的问题。”秦浩明喟然而叹,“朝廷设言官,假之权势,本责以纠正诸司,举刺非法。
然却变成结党逞威,挟制百官,排斥正义人士也。”
人心、制度都有问题,如何是一人可以扭转?
PS:感谢书友在家窝囊在外雄、刨地的农民大赏,有心了,故土难离感激不尽!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