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得不说,他的卖相不错,四十多岁的人了,依旧保持纤瘦身材,几缕山羊胡须反而增添几许文人气质。 想想也是,大明取士有以貌取人的习惯,不然他也不可能起复成为礼部侍郎、翰林侍读学士。 要知道礼部代表一国的脸面,地位尊崇,负责礼仪、接待、祭祖等重要工作。 钱谦益跟秦浩明也是初次见面,同时这也是崇祯的交待。 作为翰林侍读学士,东林魁首之一,崇祯有意让他和秦浩明过过嘴仗,看他如何辩驳? 钱谦益显然也明白崇祯的意思,并且通过张溥了解秦浩明昨日的言论。 故而,在说完一番欢迎之后的礼仪用词后,他便亦有所指的说道:“耶呼?想吾东林党人向来弘扬圣人之言。 遵循君子应该谨慎地修养德行,具备了德行才能获得民众,有了民众才会有国土,有了国土才会有财富,有了财富才能享用。 德行为根本,财富为末端。如若本末倒置,民众就会互相争斗、抢夺。 因此,财富聚集在国君手中,就可以使百姓离散,财富疏散给百姓,百姓就会聚在国君身边。 不意今日听闻,有人想要增收商税。 若此,岂不是重蹈万历皇帝当年矿监税使横行,岂不是令天下黎明百姓无活路耶? 试问在场诸君,此等情况吾等读圣贤书人应如何予以解决?” 钱谦益借用《大学》中的轶事典故,满脸悲愤之色朝在场学子问道。 秦浩明撇撇嘴默不作声,又是来这一套,历史证明东林党人也就这点难耐了。 明明掌握大义名分,在乡野中也略有薄名。 可惜没有一个心胸开广的人作为领袖,自诩为清流,但其已背离宗旨,热衷党争,并借京察等名义互为倾轧。 今天,看来他准备借着在士子当中的名望,让自己栽个跟头。 下面士子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多有愤慨。 而张溥和杨廷枢则脸上红一阵绿一阵,他们想不到钱谦益一上来就如此犀利,这哪里是讲学,分明是想来一场辩论啊? 正当稍微有些冷场之际,一个颇为英俊的少年走入场中,向四周团团行完礼后大声说道: “各位学长,小生桐庐颜蛰,今日就虞山先生所问抛砖引玉一番,请各位师长指点。” 初生牛犊不怕虎! 年轻的颜蛰站在场中,神采激扬,锋芒毕露,目光清澈,面如冠玉,嘴角略带绒毛,一身崭新的士子服装服服帖帖。 他朝四周看看,方才意气风发说道: “小生以为,我辈读书之人,要秉承顾山长: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对内提高自己的德性修养,对外关心国事,志在社会民生。” 颜蛰先引用东林书院顾宪成山长的话语,抬眼看了一下众人,开口继续说道。 “现在民生调零疲敝,朝政运转艰难,我们应呼吁天下有识之士,共同献策建言。 振兴吏治,开放言路,革除朝野积弊,反对权贵贪纵枉法,惠商恤民,如此天下自然可得清平矣……” 颜蛰洋洋洒洒一口气说了十几分钟,概括起来大致是:主张政事归于六部,公论付之言官,使天下欣欣望治。 主张既重视农业,也重视工商业,要求惠商恤民、减轻赋税、垦荒屯田、兴修水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