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节 振聋发聩-《铁血铸新明》


    第(2/3)页

    秦浩明越说越气愤,声音逐渐增大,隐隐有斥责之意。

    这些话自从来到大明,他没有向其他人说过,今日却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复社和东林,代表的却是新兴资产阶级,代表的是本阶层的利益。

    万历年间,税监和矿监确实侵害了大地主和大商人的利益,同时也损害了大量的普通百姓。

    从这一点来说,东林党的一些攻讦似乎有些道理。

    但更多的时候,就是纯粹的为了本阶层的利益而撒泼打滚……

    “征收农税,士子减赋乃大明国策,两百多年来据是如此。

    而万历年间征收商税、税监和矿监,乃是祸国殃民开始,人心松散,方有今日之危。”

    张溥犹自辩解,这也是大明目前社会的主流说法。

    “哈哈哈……”

    这不是笑话的笑话,却让秦浩明笑得涕泪交加。

    过后,他满脸无奈摇头,嘴角带着讥讽朝二人说道:“不知大明士子是否有人读史乎?难道竟然不知有国才有家,国破则家亡乎?

    国破家亡,人财皆失!

    时人短视,疯狂逃税数十年,自以为占了大便宜,却不知实乃地地道道的自杀之举,可悲可叹!

    尔等不妨想想,若不是万历皇帝四处征收税赋,可有三大征胜利?若是三大征失败,大明又会如何?”

    说到后面,秦浩明疾言厉色,不留丝毫情面。

    想到建奴朝廷评价明史,竟然说是万历留下隐患,才导致灭国之灾。

    而后世的一些所谓史学家,更是极力鼓吹,不顾历史事实,委实让人无语至极。

    殊不知,大明的财政在万历之前确实是以农业税为主,但万历皇帝心知继续征收微薄的农业税,不但国库不够用,而且农民也无法忍受。

    所以,万历想方设法从江南的资本家中征收税收。

    由于管理外库的的户部不接受工商税,只收农业税,万历便把工商税收到内库,这就是所谓的万历贪财之迷。

    而实际上,万历三大征所用的钱,正是内库的工商税。

    通过廷击红丸移宫三案的精彩演出,东林党终于在万历死后第一次把持了朝政。

    他们马上逼迫泰昌皇帝废除了各项工商税收,充分暴露了东林党作为资本家代言人的角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