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节 难道血已冷-《铁血铸新明》


    第(1/3)页

    第三卷扬帆于大明朝野

    “崇祯三年首辅周廷儒少有才学,万历四十一年,会试高中第一,获会元。

    一月后参加殿试,又一举夺得一甲第一名,成为状元,时年二十一岁。

    许是第一次当首辅没有经验,后又遭温体仁陷害,故而被当今天子罢免。

    然才学不缺,又经心性磨难,若再度起复为相,改弦易辙,或可挽回大明颓势?”

    张溥言语恳切,终于缓缓说出自己的心思。

    这是他近期一直在谋划的事情,若是能说动秦浩明这个封疆大吏帮助,那么,不仅周廷儒起复为相的事情简单快捷许多,便是自己,作用也更加凸显。

    此事若是能成功,在他看来,这是三赢的事情,大家都得利。

    想秦浩明如此聪明人物,肯定不会拒绝。

    面对张溥殷切的眼神,秦浩明无奈的苦笑一声,心里斟酌着说辞。

    说句实在话,他大可敷衍一番。随着他的到来,历史已经改变,岳托和阿巴泰之死就是明证。

    可张溥和杨廷枢不是别人,他们不仅是复社的领袖,更是他到大明的朋友之一。

    当然,这其中也有他的私心。

    张溥的影响力遍及南北各省,走到哪里都是万人空巷,拥趸粉丝无数。

    而且,这些粉丝都是时下学子生员,代表着大明的读书人。在没有媒体的年代,他们担负这喉舌的作用。

    说一套做一套简单,但只能蒙骗一时,蒙骗不了一世,终究会被察觉。

    若此,欺瞒他们,便交恶张溥和杨廷枢,影响自己名声,得不偿失。

    更何况,他还想让复社学子为其所用。

    此时,他们尚为踏入官场,还有这一颗赤子之心,想为国为民请命,属于大明的精英阶层。

    当然,他们的部分想法必须改变,才能为他所用。

    他相信一定可以慢慢影响身边的人,譬如张溥推荐的洪迪新和许杰就是最真实的榜样。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