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节 佳人风情-《铁血铸新明》


    第(1/3)页

    第三卷扬帆于大明朝野

    许杰说完,不待众人发问,转身就走。

    这些千户把总,基本上都是世袭,身家大多不菲。

    按秦督私下所言,皆是蠹虫之货,难堪大用。唯有些许家资,或能体现他们的价值。

    故而,利用晋商之事为契机,对他们进行调整或罚没,便也顺理成章。

    许杰跟随秦督时间不长,然短短数月时间,纵观他所作所为,令一贯高傲如他,唯有赞叹二字。

    说起来,许杰也是官家子弟出身。

    其父徐孺亭,字孟侯,号东郊,歙县上路人。万历三十二年进士,授中书舍人,后累迁广西道监察御史、右佥都御史。

    崇祯初年,起用为南京通政使,升兵部右侍郎,旋自免归。

    其自身入学国子监,和秦督幕僚洪迪新乃同年。

    崇祯十一年,初闻复社巨子张溥对秦浩明大加赞赏,他尚不以为意。

    之后的事情,则令他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整日里俱是秦浩明的消息。

    终至最后,竟然高升至五省总督之职,文人中最显赫的位置。

    至此,他才动了想要见识的心思,究竟是何等人物?何等才情?方能让如此多人赏识?最终走到如今这一步?

    不得不说,成功委实没有侥幸。

    秦督的才艺他无从考察,唯有从日常行事中略窥一二。

    别的不知道,自己初次负责的宣府兵仗局,亲眼目睹他改变上千年的传承,大规模造出百练钢。

    接着又用几个时辰,解决铁匠从事一辈子而无法解决的无缝钢管问题,此等手段,世间几人可为之?

    便是总督府日常事务处理,自己看他好似随意为之,如今想想,却是处处有深意,令人叹服。

    难得的是他不落俗套,润物无声,悄然间改变许多事务,却令人无从察觉,这才是本事,这样的人,值得他期待和追随!

    “秦郎,这是婉儿为你纳的福履,试试合脚否?婉儿好修改?”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