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节 谋夺牧场-《铁血铸新明》


    第(2/3)页

    而一万五千多匹马中,除了淘汰三千多的驽马,尚有上等战马一万两千骑。

    “养马一定要高寒之地,才能养好马。

    并且养马不能一匹一匹分散养,要在长山大谷,有美草,有甘泉,有旷地,才能成群养,才能为骑兵出塞长途追击之用。”

    张松荣手脚并用,带领秦浩明爬上宣府镇北面高山。蓦然,前方出现一个狭长的谷地,横亘在大家眼前。

    “敢情宣府的养马场所早就在你心中,便是待此一时而已。”

    秦浩明抚掌大叹,庆幸自己找对人。有如此优秀的骑兵教练,组建大规模的无敌骑兵并不是一句空话。

    而他,只要保障后勤即可。

    “自古有天下国家者,莫不以马政为重。故问国君之当者,必数马以对之。

    太祖即位初期,令其下太仆及诸牧监各令修职,毋怠所事。

    因此,定都金陵之时,他便令应天、太平、镇江、庐州、凤阳、扬州六府,滁、和二州民牧马。

    但以上诸地皆为长江下游的农耕区,牧地狭窄,又无专业牧民,仅以农民兼营,其数量远不足以供军事之需。”

    张松荣对大明马政虽没有表明意见,但听得出来,还是颇为不满。

    秦浩明摇摇头,明白他已经算是客气,或者说不敢议论大明国策。

    朱元璋登基后认为马是重要的战略物资,马匹的多少决定着国力的大小。

    应该说,这种判断非常有道理。

    在冷兵器时代,战马不仅是冲锋陷阵、克敌制胜的保障,也是驿站、后勤的主要战略投送工具。

    直接关系到战争的胜负,因而备受关注。

    大明建立三十多年后,全国的马匹存量才两万三千七百多匹,数量之稀少,难以想象。

    朱元璋急于求成,增加战马的数量,因而出台了大明马政。

    组建御马监,同时由官府和民间同时喂养。

    故而,大明从朱元璋开始,百姓养马就像纳税一样,成为重要义务。

    其饲养方式也不尽相同,比如,官府交给你一匹母马,明年你必须交一匹小马。

    母马不死你就得年年交幼崽。但谁能保证母马年年怀孕,且必须生产呢?

    可官府不管那一套,你交不上,就得赔偿。这就相当于官府存款在你这里,年年收取旱涝保收的利息。

    又比如,官府把良马寄养在你的家中,有了差池,原价赔偿。

    但谁能保证马匹没个头疼脑热,生老病死呢?可大明官府不管那一套,马匹比你祖宗还金贵,后果自负。

    同时百姓养马基本没什么回报,而马匹又很贵,动辄二三十两甚至五六十两,相当于一般中等家庭全年的收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