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节 北上-《铁血铸新明》


    第(2/3)页

      沿着官道一路北上,出江苏至山东。

      山东省分属于黄、淮、海三大流域,境内主要河流除黄河横贯东西、大运河纵穿南北外,还有其他众多支流。

      明初光复时,山东“多是无人之地”,政府鼓励人民垦荒。

      明朝开始设立山东布政使司,包括辽东、北京、天津及河北。

      1421年永乐皇帝迁都北京以后,京杭大运河沿线的济宁和临清由于漕运的发展而繁荣起来。

      历史上山东也素有膏腴千里的美誉,可是他们三人沿路看到的景象却与“膏腴千里”并无半分关联。

      举目望去,四处荒凉一片,许多河流甚至断流。

      河岸两旁时不时出现饿殍,尸体的衣服被人剥得干干净净,露出瘦骨凌凌的尸身。好在是冬日,不然……

      临近大县城的乡村还偶有人烟,可是一些偏远乡村只留下一具具尸骨,仿佛一座座鬼村。

      纵使秦浩明心里有些准备,可还是被这幅人间地狱的景象,刺激得心情沉重无比。

      董长青有点司空见惯,没有什么感觉。

      可余佑汉常年在临浦,虽说不富足,可生活还有保障,那里见过这等活生生的人间惨象。

      一路上红着眼睛低着头,愤愤难平。

      反而是卢欣荣单纯一个文人,心坚如铁,一言不发。

      所以历史只可以远观不可亵玩。远看或壮观、或惨烈、或心酸,总是感慨一声无伤大雅。

      等到真正身临其境却是如此沉重,压得秦浩明胸口阵阵发闷。

      夏津李山,当地无名的一座小山包,距离巨鹿快马只需两个时辰左右。

      山神庙早已年久失修,破败不堪。

      山风呜咽,一阵阵冰冷的严寒仿似要钻进你的身体,让人冻僵。

      董长青取出火折子,点燃松茸,明亮的火光点燃大木柴,让山神庙传来一些暖意。

      余佑汉从庙外采集一些干净的雪,用干锅烧煮。

      “你们稍等,我出去碰碰运气。”

      每天吃干粮实在难以下咽,秦浩明拿起绣春刀,紧了紧身上的衣服,跨出庙门。

      冬日打猎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

      难在行动不便,容易在猎物的行踪无处躲藏。

      秦浩明的运气不错,出去一个小时,虽说没有大家伙,但两条兔子,一条山麂也足以让四人大快朵颐。

      余佑汉手脚麻利,和董长青两个人开膛破肚一蹴而就。

      “百无一用是书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