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节 唯有源头活水来-《铁血铸新明》
第(3/3)页
明代中叶以后,应天府人口达120万,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首都。
鸡笼山麓的国子监学生多达近万人,还有日本、朝鲜、安南、琉球等国的留学生在此学习。
西方传教士利玛窦游历中国后,在《利玛窦评传》中写到:“目睹金陵这座大城,未免眼花缭乱……明代的应天府极其雄伟壮观,堪与十九世纪的欧洲任何最大的首都相比拟。本朝开国皇帝洪武把它造成奇迹,东方所能见到的一切都无法望其项背。”
终明一朝,金陵一直是南方乃至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这一切对秦浩明来说,便是人傻钱多速去。
“城垣高达二丈八尺,城垛三千八百垛,女墙高八尺,城楼八座。其中城墙比内墙高出近一尺。”
余佑汉迅速侦查了仙霞关附近的地形和城墙状况,口若悬河。
这时就体现出他的军事专业素养,张云只能在一旁羡慕的看着。
“巡司所距离城门约两公里,10分钟内兵员便可抵达城楼,兵员估计有两千人上下。”
董长青之前有越过仙霞岭,故此对大明守备和附近地理相当熟悉。
仙霞岭北起浙江江山,南至福建临浦100余公里。
曲折狭窄,两侧山高谷深,接岫连峰,其间有窑岭、仙霞岭、茶岭、小竿岭、枫岭、五显岭等险隘,合称仙霞六岭。
六岭中以仙霞岭最为险峻。仙霞关为其重要关隘。有四道关门,东北和西南各两关,皆以条石砌成,高3.4米,宽2.7米,均建在两山夹峙的危岩陡壁之隘口中。
关岭海拔高591米。总长5公里。五公里麻石垒砌的古道,一路蜿蜒前行。
秦浩明综合他们的报告和自己看到的东西,迅速在纸上速记着。
这可是珍贵的第一手地理地图资料,今后的行军打仗可少不了它。
指望明朝府县的地图,秦浩明总觉得有点不靠谱。
许多关隘,密道都没有标注,特别是线路偏差严重。紧急时刻,必然延误军情。
“你们都看一下,有没有要补充。今后行军地图都按这个标准刻画,具体的技巧晚上入住的时候教大家。”
秦浩明现在就开始为将来做准备,教他们绘画军事地图的技巧。
第(3/3)页